1. 網站子頁左側圖片1
          網站子頁左側圖片2
          網站子頁左側圖片2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是:首頁>>資訊>>旅游世界>>資訊詳情
          旅游世界
          探訪歐洲邊城 "咀嚼"邊界小城的雙重浪漫
          作者:      來源:     更新時間:2014-11-21 14:45:16     瀏覽次數:2327次

          邊城總是充滿故事的地方,尤其是在山山水水都滿溢著浪漫情懷的歐洲。無論是久遠的帝王將相、還是近代尚未散盡的硝煙,每一座國界處看似并不起眼的小城都有著自己獨一無二的故事和無可復制的風貌。當你看盡了歐洲重鎮的富麗堂皇、熙熙攘攘,不妨來聽聽這些常人所不道的小鎮故事——從北極圈內意味深長的靜謐到地中海纏綿多情的嘆息,邊界小城雜糅著不同國家不同人民的風土人情,太值得回味值得咀嚼。


              馬爾默(Malmo),瑞典
              毗鄰:丹麥
           
              現在寧靜地躺在瑞典南部海岸的小鎮馬爾默,實際上是13世紀由丹麥建立的,并在很多世紀以來都是丹麥的第二大城市,17世紀與瑞典的戰爭迫使丹麥將它拱手讓與瑞典。但直到現在,丹麥和這場戰爭的影響在馬爾默身上都清晰可見:漫步在馬爾默老城(Gamla Stan),隨處可見中世紀丹麥風格的老建筑。在城市南部的海灘,著名的馬爾默城堡更是那場古老戰爭的見證人:馬爾默曾經是瑞典防御最牢固的城池,不過這座城堡是當年雄壯的防御工事里僅存的遺跡了。這座城堡現在已經被重新打造成一座城市博物館,是所有造訪者行程上必不可少的目的地。
              當代馬爾默的建筑風貌帶著濃重的北歐現代實用主義風采,在極簡的鋼筋水泥中體現出別樣的率性和大膽創意:西南部由廢棄港口改造的高級公寓別墅區——Bo01、由1900年建造的前發電所改建而成的當代藝術博物館、還有高達190米的螺旋摩天大樓以及HSB旋轉中心等都已經成為讓人過目難忘的城市地標。長達8公里的厄勒海峽大橋(Oresund Bridge)更是直接將馬爾默和丹麥首都哥本哈根連接在一起,將馬爾默直接介入北歐的文化經濟心臟。
              圣賽瓦斯提安(San Sebastian),西班牙
              毗鄰:法國
           
              讓這座西班牙小城名揚天下的也許是一年一度聲名頗高的“圣賽瓦斯提安國際電影節”,但你也許不知道,它與法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被譽為擁有“歐洲最漂亮的沙灘”、位于西班牙東北部巴斯克區的圣塞瓦斯提安離法國邊境僅有20公里。由于圣塞瓦斯提安的富庶和在地中海所處的要害位置,它一直以來都是法蘭西帝國貪圖的目標之一。1808年,拿破侖軍隊在半島戰爭中占領圣塞瓦斯提安,幾乎摧毀了整座城市。幾個世紀之后,當戰爭的烽煙褪去,法蘭西在圣塞瓦斯提安身上留下的影響早都已經蛻變成為讓人難以忘懷的浪漫情懷:重新建造的城區深深地帶上了法式城市整齊格局的特色,在城市地標市政廳及維多利亞尤金尼亞劇場(Victoria Eugenia Theatre)等地都可以看出法國新藝術風格的設計影響。頂級純正的法式美食配合上圣塞瓦斯提安本來就繼承的巴斯克地區菜肴精髓,更是使得這座小城成為美食家的天堂:誰會料到,在這座海濱小城里,獲得米其林三星殊榮的餐廳居然有3家之多。港口附近的餐廳區更是堪稱全歐洲最好的海鮮港之一。
              的里亞斯特(Trieste),意大利
              毗鄰:斯洛文尼亞
           
              擁有超過2000年古老歷史的的里亞斯特是意大利的第二大海港——背靠卡爾索高原,面向亞德里亞海,的里亞斯特自古都是東歐與地中海的交通要道。初訪的里亞斯特的人都會驚訝于這座城市建筑風貌與意大利其他城市的巨大差別:雖然地處南歐,的里亞斯特幾乎是一座如假包換的中歐城市。難怪,在1372年到1918年間,的里雅斯特一直是神圣羅馬帝國及奧匈帝國的一部分,是奧匈帝國重要的出?,也是繼維也納和布拉格之后的第三大核心城市。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奧匈帝國崩潰,的里亞斯特由意大利接管,在重重的糾紛之中,一直到1954年才正式歸屬意大利。在的里亞斯特,不能錯過的一定是眾多奧匈帝國時代存留的新藝術以及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筑,尤其是位處海邊懸崖上,19世紀50年代由奧地利大公馬西米連建造的白色城堡米拉馬拉(Miramara):純白的大理石、依山而建、植被茂密的大花園,象征著大公與妻子比利時公主夏洛特永恒的愛情。對于文人騷客來說,這座深深浸透著奧匈帝國文化沙龍傳統的小城也會以自己開放、包容、浪漫的文學精神打動你:在街頭數不盡的咖啡館、文學沙龍中,也許你會邂逅未來的歐洲大文豪。
              希爾克內斯(Kirkenes),挪威
              毗鄰:芬蘭、俄羅斯
           
              希爾克內斯位于北極圈以北400公里。表面看去,這座加上郊區人口依然不足8000人、以捕撈帝王蟹為主要生計的小鎮要么是被浸透在無邊的黑夜中,要么就是暴露在漫長的陽光下,是一個被世界遺忘了的地方。但實際上,這里可是一座不折不扣的迷你北歐文化熔爐。希爾克內斯地處挪威、芬蘭和俄羅斯三國的交界處。直到1826年,希爾克內斯一直是一片挪威俄羅斯共有的土地。在此之后,雖然名義上希爾克內斯歸屬挪威,俄羅斯和芬蘭跟它卻一直保持著密切的關系。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挪威被納粹德國占領,希爾克內斯淪為德國海軍基地,后來多虧蘇聯紅軍才得以解放。經過歷史上接連不斷的密切聯系,在這片土地上挪威人、芬蘭人和俄國人早就已經深深地融合在了一起,在這個區域里你也能夠同時聽到挪威語、薩米語(挪威少數民族)、芬蘭語和俄語。不同風貌的建筑、不同的民族習俗,更是融匯成希爾克內斯獨特的生活方式。如果你想了解當地歷史的話,南瓦朗厄爾博物館和安德斯防空溝石窟(Andersgrotta)都是最佳的選擇

          用戶點評
          我要點評:
          標題:
          姓名:
               您對該文章的評價:
          點評內容:
           
            
          相關線路

                                         旅行社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4600002015404XT|備案號:瓊ICP備10000724號-13 
                                            Copyright © 2014-2016 版權所有:海南省國旅總部 網址:http://www.tuanfangbang.com                              

                                          電話:0898-66668661(多線)、66669665(多線)、66766176(傳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圖片和新聞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 請及時提醒,我們會盡快處理! 

           

          偷拍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